每日热闻!毕升是如何发明活字印刷术的?
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唐朝,它在一定厚度的平滑的木板上,粘贴上抄写工整的书稿,薄而近乎透明的稿纸正面和木板相贴,字就成了反体,笔划清晰可辨。雕刻工人用刻刀把版面没有字迹的部分削去,就成了字体凸出的阳文。印刷的时候,在凸起的字体上涂上墨汁,然后把纸覆在它的上面,轻轻拂拭纸背,字迹就留在纸上了。
雕版印刷对文化的传播起了重大作用,但是也存在明显缺点:第一,刻版费时费工费料;第二,大批书版存放不便;第三,有错字不容易更正。
于是,活字印刷术出现了。
(相关资料图)
活字印刷术是在中国北宋庆历年间(公元1041-1048年)由毕升发明的。活字以胶泥为原料制成,称为泥活字印刷术,胶泥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载体。
活字印刷术就是将文字各自制成单一的字,依照所需的印刷文本,一一找出所需要的活字,排成所需版面的大小,从而进行印刷的方法。
沈括在《梦溪笔谈》一书中,最早、最有系统地介绍了毕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,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。另一方面,《梦溪笔谈》中的文献资料,对后代活字印刷技术的发展与改进,也有很大的影响。元代王帧的木活字以及后来出现的金属活字印刷技术,皆与沈括的记载有关。
根据沈括的记载,活字版印刷的步骤如下:
一、制造活字。首先用胶泥融合,将活字制成一个个小方块,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出所需要的字体,经火烧后使其变硬、变坚固,就成了一个个的活字泥。再将制成之活字按音韵排列存放,以便排字时使用。
二、排版。先准备一片铁板,上铺以松脂、蜡与纸灰的混合材料,排好一版活字后,将铁板加热,使其与松脂融合以便将全部活字粘于铁板上,再用平版压下,使字面平整,待干后,活字就固定于版上,便可开始印刷。
三、印刷。最后在版面上着墨,进行印制。为了节省时间,增进效率,可用两块铁板,交替使用。印完后,再将铁板以火燃烧,将松脂融化,取回活字放回原处,以便下次使用。从造字、排版、印刷的流程而言,毕升发明的活字版,已具备了完整的工艺技术。
此前的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术的不同是显而易见的。雕版印刷,每刻一次就需刻版一次,如果是长篇的著作,光刻版就会花费相当长的时间,而活字印刷则可改良此一缺点。
此外,雕版印刷需要大量的木材及刻工人员,因雕版时需制作大量版面,所需材料及人力会相当之大,而且印刷完毕即告作废。而活字印刷,则不需要大量木材及人工制作,因活字制作完成后,可以再次使用,其效率是雕版印刷难以相比的。
关键词: